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573.“我儿,吻我”表示能否联结。这从“吻”的含义清楚可知,“吻”是指出于情感的联结和结合。“吻”作为一种外在行为,只表示对结合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一种内在感觉;这两者也是对应的。从前面的阐述(3490, 3508, 3509节)明显看出,此处在至高意义上论述的主题是主里面的属世层的荣耀,也就是主如何把祂自己里面的属世层变成神性;但在代表意义上论述的主题是人里面的属世层的重生,因而是属世层与理性层的结合;因为属世层在与理性层结合之前,是不会重生的。这种结合通过理性层进入属世层的良善和真理的直接和间接流注实现;也就是说,通过从理性层的良善直接进入属世层的良善,并经由属世层的良善进入属世层的真理的流注,以及间接经由理性层的真理进入属世层的真理,又从属世层的真理进入属世层的良善的流注实现;此处论述的,就是这些结合。
若不通过神性所提供的方法,实现这些结合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它们通过诸如世人完全不知道的那类方法来实现;关于这些方法,世人通过属世界之光,也就是属他所享有的属世之光的事物,几乎不可能获得任何概念,只有通过属天堂之光,也就是属理性之光的事物才有可能。尽管如此,所有这些方法都在圣言的内义中被揭示出来了,并显现给那些知道内义的人,因而显现给看见并感知到关于这个主题的无数细节的天使;而在这些细节当中,几乎没有一个细节能以适合世人理解的方式被展开并解释出来。
然而,我们从理性层与属世层结合的结果及其迹象可在某种程度上看到这种结合是什么情况,因为理性心智(也就是人的内层意愿和理解力)应呈现在属世心智中,就像属世心智呈现在脸及其表情中,以至于这脸就是属世心智的面部表情那样;因此,属世心智应是理性心智的面部表情。当理性层和属世层结合在一起时,如那些重生之人的情形,凡一个人在其理性里面从内在所意愿和思想的,都明显呈现在他的属世层中,而这属世层又明显呈现在他的脸上。这就是天使所拥有的脸,这就是属天的上古之人所拥有的脸。事实上,他们根本不害怕别人知道他们的目的和意图,因为他们只意愿良善,凡允许自己被主引领的人从不打算或思想其它任何东西。当像这样的状态存在时,良善方面的理性层就直接与属世层的良善结合,并通过属世层的良善与属世层的真理结合;还间接通过在理性层中与它自己结合的真理与属世层的真理结合,并通过属世层的真理与那里的良善结合。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结合是牢不可破的。
但如今人类距离这种状态,因而距离天堂的状态何等遥远,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来:人们以为,以这种方式说话,以那种方式行事,并在脸上表现出与实际想法和意图不同的东西,就是社会谨慎或实用智慧,甚至以为应该以这种方式控制属世心智本身:它与它的脸配合着以完全不同于来自一个邪恶目的的内在想法和意愿的方式行动。这在上古之人看来是一种极其可憎的罪恶,凡这样做的人会如同魔鬼一样被逐出他们的社群。从这些考虑,如同从结果及其迹象那样明显可知良善和真理方面的理性人或内在人与他的属世人或外在人的结合意味着什么;并由此看出一个天使人是什么样,一个魔鬼人是什么样。
9544.“要作桌子上的盘、杯,小盘,小刷子,用它们来盖它”表关于属天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这从总体上的器皿的含义清楚可知。总体上的器皿是指知识或认知(参看3068, 3079节),所以此处所提到的具体器皿是指关于属天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属天良善是对主之爱的良善,属天真理是相爱的良善;这些器皿表示关于这些良善的认知或知识。由于所表示的是关于它们的认知或知识,而这些认知或知识就包含在属世人的记忆中,而属世人是外在的,故经上说“用它们来盖它”,即桌子要用这些器皿来盖。由于属世人在外或在下,遮盖和包裹在内或在上之物,所以它被称为一个遮盖物(6377节)。至于这些器皿有什么用,可参看利未记(24:6, 7)和民数记(4:7, 8)。
9544a.“你要用纯金制造它们”表它们源于良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